來源:中國日報網
記者日前了解到,一年一度的燕京啤酒節將于6月6日至6月10日在北京順義拉開帷幕,本次啤酒節已經是燕京啤酒順利舉辦的第二十屆,無論從文化、內容、形式上都已經突破了簡單的活動范疇,更多的體現出燕京啤酒作為民族工業的一面旗幟所傳遞出的濃郁文化和品牌內涵。
短短的三十年,從小到大,再到強,燕京啤酒一路走來,不僅經歷了風雨,也收獲了滿載的榮譽。而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清爽型啤酒生產商,燕京啤酒獨立自主的創新發展之路,似乎更有一番意味。
輝煌燕京,成功源自拼搏
讓我們先來看一組數字:2010年,燕京啤酒集團共完成啤酒銷量503萬千升,同比增長7.74%;銷售收入144.19億元,同比增長8.35%;利潤總額10.52億元,同比增長21.61%;利稅總額32.26億元,同比增長7.61%。進入2011年,燕京啤酒的發展步伐再次加快,1—4月,燕京啤酒實現銷售收入47.33億,同比增長16.61%;利潤總額2.2億,同比增長10.05%。冷冰冰的數字卻往往最有說服力,業績全線飄紅,也象征著燕京啤酒面對著十二五宏觀發展機遇,已經充分做好了準備,再起征程。
燕京啤酒1980年建廠,1993年組建集團。從起步時投資640萬元、年產1萬噸的小型啤酒廠,發展壯大到如今具備國際市場競爭力的大型國有企業和骨干企業,離不開燕京人自強不息、努力拼搏的企業精神。目前,燕京啤酒在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擁有40家啤酒生產企業,在全國市場占有率達12%,而旗下包括“燕京”、“惠泉”等核心品牌更是成為了清爽型啤酒中的佼佼者。
責任燕京,成就民族自豪
作為一家國有大型企業,燕京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產品的品牌,更代表著中國啤酒行業乃至民族工業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以燕京啤酒節為例,作為順義人民重要節日的燕京啤酒節,自1992年舉辦以來,秉承“以酒為媒,廣交朋友,發展經濟,繁榮順義”的辦節宗旨,已經成為最受順義人民喜愛的經濟文化盛會。而在宣傳順義和燕京企業文化的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順義乃至北京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成為了北京市一項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文化品牌活動。
而最能體現企業社會責任的,當然是在國內外重大事件上的表現。2008年北京奧運會,燕京啤酒作為贊助商中唯一一家北京企業,積極參與奧運、支持奧運、服務奧運,不僅提升了燕京啤酒的品牌價值,也為中國的奧運盛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今年5月,燕京啤酒再次高調宣布,正式成為中國探月工程官方合作伙伴,民族工業再一次為民族復興增光添彩,這一幕無論怎么看,都是和諧而又美好的。
創新燕京,專注成就未來
以“實力打造精品,科技鑄就名牌”為思想方針的燕京,從建企之初,就已經為創新之路鋪墊了方向。花大力氣引進國際一流生產與檢測設備,并緊緊依托人才與管理優勢,不斷提升產品品質。一方面對產品質量嚴格把關,使燕京啤酒成為國內大型啤酒企業率先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的企業;另一方面,根據消費者的需求不斷創新,創造最具價值的產品。這也是“以全優質量的取信于民,以獨特的風味取悅于民,以誠摯的態度服務于民”的企業宗旨。
1987年,燕京在中國輕工部食品發酵研究所總工程師管敦儀教授的指導下,采用全新的生產工藝,在國內第一家率先生產研制出11度清爽型啤酒,形成了與醇厚型啤酒不同的清爽怡人的獨特風味,深受北京市民喜愛,很快在市場形成消費熱點,迅速奠定了燕京在北京市場強有力的地位,當年就生產了3.5萬噸。時至今日,清爽型啤酒已經成為了燕京旗下最主要的產品品類,并一舉成為中國單一品種產量最大的啤酒,不僅成為北京消費者的首選啤酒,而且行銷全國,走向了世界。
盡管已經占據了國內清爽型啤酒的龍頭老大地位,燕京啤酒仍然蓄勢待發,根據燕京啤酒的十二五規劃,下一步的目標是2015年啤酒產銷量達到800萬千升,進入世界啤酒前六名!回顧過往的三十載歲月,朝氣蓬勃的燕京啤酒有足夠的自信邁上新的臺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