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險化學品風險管理 |
2011-5-13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 |
復旦大學上海物流研究院在朱道立教授的帶領下,用將近一年的時間對上海市危險化學品行業進行了徹底的調查,分析演算出生產、運配送、倉儲、銷售、用戶深加工和廢棄處理這六大環節,結合地理信息系統制作出危化品風險圖及其防控體系,建立了上海市第一個危險化學品行業的專業數據庫與預警防控模型。
近幾年,我國化工行業呈現出快速發展勢頭,但這一時期同時也是化工安全、健康和環保最為敏感的時期,目前化工行業已成為我國僅次于煤炭和爆竹生產的第三大高危行業。該研究提出警示:20世紀損失最大和傷亡最大的100起技術性城市災難中,化學事故占18%,僅次于城市火災(20%),位居第二位。在工業爆炸中,化學工業占32.5%,居各類產業之首。產生的損失也以化學工業最為嚴重,約為其他工業的五倍。
據該項目測算:上海市作為全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產業基地,每年通過公路、鐵路、海運、水運、空運等方式進入上海的危險化學品達4500萬噸。上海市危險化學品物流渠道復雜,產、運、儲、銷、用及廢棄處理六大環節相互交織,各類企業達10000多家。
研究人員以液氯、液化石油氣、液氨等事故高發氣體為主要研究對象,探索事故發生機理、規律和危害模型,運用科學的算法研究了人員疏散等應急處理辦法,最后,向政府監管部門提出了科學的建議和合理的安全監管模式。
整套預警和數據模型包括:危險化學品風險管理、危險化學品事故模擬、泄漏源強反算和傳感器優化配置、人員疏散、安全監管組織。其中人群擁擠及疏散研究也可應用于諸如上海地鐵高峰、大型活動散場等。
市安監局負責人表示:復旦大學這一成果對今后減少事故安全隱患和發生的幾率有重要意義,有助于今后政府對危險化學品行業進行科學化管理。
據悉2008年,復旦大學上海物流研究院已把研究范圍擴大到建筑等各個生產行業,正開展《上海市生產安全事故演變趨勢分析和對策研究》。 |
[發表/查看評論] |
|
|
服務信息 |
|
更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