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訊 數據顯示,9月份將有15只股票型基金結束募集,近500億新資金可入市。
截至9月18日,已有5只股票型基金結束了募集,目前仍有10只股基將于9月底前結束募集。業內人士認為,這批股基無疑會給節后的A股市場輸入大量的新鮮血液,成為穩定市場的重要力量。
大公司指基占重頭
根據統計數據,截至18日,仍有10只偏股型基金在發。其中,7只為指數型基金,3只為股票方向的基金。
而通過觀察這7只指數基金不難發現,南方、華安、交銀施羅德及銀華在內的4家基金公司均為2季度資產規模排名前10位的基金公司。分析人士認為,上述基金公司的品牌優勢或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旗下新基金的發行。
雖然今年來,指數型基金的發行數量遠不及其他股票方向基金,但天相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經結束募集的9只指數型基金首募總規模達684億元,平均每只募集76億元。而45只股票方向的基金首募總規模為1141億元,平均每只募集23億元。
除7只指數型基金外,另外在發的3只偏股型基金分別為:光大優選、農銀匯理策略和今日即將結束募集的摩根士丹利華鑫領先優勢基金。
有望新增近500億資金
根據天相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來54只偏股型基金首募總規模為1824億元,單只募集33億元,如果按照這一平均發行規模保守估計,上述15只基金有望募集金額近5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8月份A股市場的大震蕩給新基金的發行帶來了一定影響,但進入9月份,A股市場則呈現出了上揚走勢,13個交易日拉出了11根陽線,上證綜指重新站上了3000點上方。股市的上漲帶動了偏股型基金凈值的回復,股基的賺錢效應再次顯現,這對新基金的募集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
此外,正在發行的國投瑞銀滬深300指數分級基金更為市場關注,該基金是境內首只分級指數基金,而根據以往經驗,創新型基金均有著不錯的發行成績,如長盛同慶(凈值,檔案,基金吧)創新型基金一日募集資金超過150億。國投瑞銀滬深300指數基金發行規模上限則定在了120億元。
事實上,基金的增量資金不僅僅來自于新基金的發行。基金專戶“一對多”自開閘以來,各大基金公司如火如荼地開展此項業務。基金“一對多”產品獲批數量大幅增加已完全超出市場的預期,而部分產品募集速度之快也遠超市場預期。個別“一對多”專戶已“火速”募集結束,還有多只“一對多”專戶正處于募集期。業內人士預計基金 “一對多”專戶會為市場帶來更穩定和持續的增量資金。徐婧婧 上海證券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