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訊 農業作為關系著國計民生的基礎產業,其信息化、智慧化的程度尤為重要。7月27日,中國電信安徽公司與安徽省農業委員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推進云計算、物聯網、3G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經營各環節中的應用,積極開展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建設,打造 “智慧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
本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訂,是雙方全面落實農業部與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共同推進農業信息化戰略合作協議的一次總體部署。安徽電信與省農委將在原有固網等基礎數據通信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合作范圍,大力推進農業物聯網應用建設,拓展農業資源管理、農業行業管理、農業綜合執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業應急指揮等領域的信息化建設,深度實施基層農業電子政務系統工程,組建全省農業系統“天翼”手機工作專網,在農業電視上網工程(農業IPTV)、“安徽農村手機報”(彩信版、短信版)信息服務工程、建立農業呼叫中心系統工程、智慧農業信息服務工程等多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
據悉,早在2011年秋,安徽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全面推動農業物聯網發展。隨后,安徽省政府成立了農業物聯網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理論研究、技術攻關、推廣應用、標準制定4個專家組以及財務組,并提出探索“頂層設計、整體推進、典型示范”的農業物聯網應用發展模式。安徽電信作為省政府農業物聯網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的技術、應用、標準3個專家組成員,積極配合省委、省政府,大力推動“小麥四情”監測、茶葉全產業鏈管理、生豬規模化養殖、大棚蔬菜精細種植等物聯網應用示范工程,建設統一的農業物聯網應用綜合指揮平臺,為建設“優質高產高效”的農業強省將提供重要的技術保障。
安徽電信首期啟動的“小麥四情”監測系統,將針對全省56個小麥主產縣大田的苗情、商情、病蟲情、災情實現自動監測,部署農業物聯網傳感器以及采集儀,采集大田內的空氣溫度、空氣濕度、土壤濕度、土壤溫度、視頻圖像等環境參數,采集的環境參數實時通過CDMA無線網絡回傳至數據中心。同時各采集點還配置天翼3G智能手機對這些參數進行輔助采集,便于農業主管部門自動歸納分析土壤及病蟲草害相關數據,邀請專家進行遠程診斷,研判災情并采取相應的措施。
“如何發揮電信公司網絡、服務、技術優勢服務于農業物聯網應用建設,讓物聯網應用更貼近農民生產經營是未來改進的方向。”安徽省農業物聯網發展領導工作小組辦公室負責人介紹說。據了解,安徽電信目前已經啟動了長豐、休寧、宿松、蒙城、渦陽等十三個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縣建設工作,草莓大棚環境監測、茶葉產業鏈管理、畜牧生產養殖等一批物聯網應用試點也在全省范圍內逐步開展。
此外,安徽電信還在業界率先將云計算技術應用農業物聯網數據中心建設中來,提供海量數據支撐,有效解決了農業物聯網IT基礎服務設施投資大、維護難等現實問題,獲得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認可。現代化、智能化的農業生產場景,在安徽將逐漸成為現實。(來源:人民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