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在運輸環節中采用RFID整托盤輸運,一個托盤可以運輸30件卷煙,而客戶的需求不可能完全是30件這樣的整倍數。因此,為了向客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浙江中煙倉儲的日常運行中存在著大量的拆拼托盤作業。隨著卷煙調運量逐年遞增,大量無序、混亂的拆拼托盤作業成為限制倉儲運營效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因而對拆拼托盤作業進行研究,建立一套高效的拆拼托盤作業模式非常必要。
限制因素分析
通過對傳統拆拼托盤作業方式的分析,可以將限制因素歸為以下3點:
——拆拼托盤作業耗時長:30件卷煙的拆拼托盤作業平均耗時8分鐘,其中5分鐘用于托盤重新組垛與關聯操作,3分鐘用于去各指定貨位取煙。
——滯后現象:拆拼托盤作業是在出庫單據開出后,并且裝卸人員得知出庫單信息后進行,使得一些車輛要等到多部作業車輛的拆拼托盤作業完成后,才能進行裝車。
——作業混亂:裝卸人員需要到處取煙進行拆拼托盤作業,且可能未按出庫單要求在規定區域內取煙。
如何提高拆拼托盤作業效率也就是解決上述3點限制因素。而針對拆拼托盤作業耗時長的問題,我們可以總結為“信息獲取不暢”和“缺少統一管理”兩個關鍵要因。
構建新的作業模式
針對上述分析,我們建立了一套高效的拆拼托盤作業模式,通過拆拼托盤區的設立以及相關的信息化輔助手段,很好地解決了上述幾個問題。
在倉庫一樓一定區域設立拆拼托盤區,存放一定數量的各品種卷煙,拆拼托盤作業就在該區域內完成。同時,成品倉儲業務結合拆拼托盤區的設立進行了一定改變,以滿足拆拼托盤區的運行,具體如下:
入庫業務:非整托盤卷煙直接存放至一層的拆拼托盤區,整托盤卷煙根據安排存放至指定貨位。
出庫業務:運輸任務中有需要進行拆拼托盤作業的卷煙直接從拆拼托盤區出,其它卷煙按指定貨位出庫。
補貨:對拆拼托盤區內的各品種卷煙設置最低庫存值,當相關品種卷煙庫存低于最低庫存值,WMS(倉儲管理系統)自動觸發轉儲業務,從其它貨區轉入一定數量的卷煙至拆拼托盤區。
轉出:由業務人員指定,做轉儲業務從拆拼盤區轉到其它貨區,轉出至其它貨區的卷煙必須是單品牌整托盤。
拆拼托盤信息指引
運用信息化手段代替原先單據傳遞、人為判斷的方式。具體來說,在拆拼盤區中安裝觸摸式電腦,WMS會按是否需要拆拼盤作業對任務進行過濾,將需要的作業顯示在菜單中。裝卸作業人員只需選擇相應的作業內容,系統會顯示出需要拆拼托盤作業所對應的車輛、涉及到的卷煙以及數量。
在日常的運作中,運輸單的下發與實際裝運有半天至一天左右的時間差,拆拼托盤區作業人員通過信息化手段提前得知作業信息,并開始拆拼托盤作業,始終保持一定的提前量,有效減少了實際裝運時等待拆拼托盤卷煙的時間。
與傳統方式的比較及優勢
新模式下的拆拼托盤作業優化了信息獲取方式與內容,統一管理了非整托盤卷煙,與傳統方式相比主要有以下5點優勢:
——作業信息獲取方式的改進。傳統方式下,裝卸人員必須等到作業車輛開始裝卸并將單據交給自己后才能進行拆拼托盤作業,而在拆拼托盤作業模式建立后,信息的傳遞方式得以優化,裝卸人員只需在觸摸式電腦上操作就可查看當前需要完成的作業,從而充分利用作業人員的勞動力,提升作業效率。
——獲取信息內容的完整。傳統方式下,裝卸人員獲取的信息只是一張出庫單,需自身加以判斷是否需要拆拼托盤作業。在拆拼托盤作業模式建立后,裝卸人員通過WMS獲取的是已經過濾完成的信息,直接顯示了所對應的車輛、涉及到的卷煙以及數量,避免了人為出錯的可能。
——取煙方式的優化。傳統方式下,裝卸人員需要到各貨區取煙進行拆拼托盤作業,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而現在,通過拆拼托盤區的建立,所有需要進行拆拼托盤作業的卷煙直接從拆拼托盤區出,從而減少裝卸人員在取煙環節上浪費的時間。
——作業區域的統一。傳統方式下,裝卸人員取煙后隨意在倉庫各處進行拆拼托盤作業,完成后還需告知裝車人員,不然裝車人員需花費時間找尋已關聯好的卷煙。在新模式建立后,裝車人員統一到拆拼托盤區取貨,從而使整個涉及到拆拼托盤的裝車作業有序、高效。
——零散卷煙(非整托盤卷煙)管理水平的提升。傳統方式下,非整托盤卷煙也按照整托盤卷煙一樣的管理方式,存放至倉庫的各處。這樣的方式,常常會人為增加拆拼托盤的作業量。新模式下,非整托盤卷煙在拆拼托盤區統一管理,其他貨區只存放整托盤卷煙,有效提高了零散卷煙的管理水平。
通過拆拼托盤作業模式的建立與應用,浙江中煙拆拼托盤作業所需時間由原先的8分鐘降低為5分鐘,1萬箱以下出庫任務只需2人,有效提升了作業效率和單車裝車效率。同時,新模式的運用對于RFID托盤運輸的高效、合理應用也是一種積極有益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