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車間內窗明幾凈,一塵不染,工人們身著統一的工作服,在各自的崗位上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車間里四溢的縷縷豆香,沁人心脾,讓人陶醉。
日前,記者來到淮南市碗碗香豆業有限公司采訪,公司董事長完顏永安帶著記者到各個生產車間進行了參觀,企業井然有序、清新自然的工作環境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記者的印象里,豆制品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渣等廢棄物,這些廢棄物中含有許多碳水化合物和氨化合物等腐敗有機質,廢棄物進入水中后,會使水質混濁,水色變黃,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廢棄物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產生多種厭氧物質,水質會逐步變黑發臭,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危害。以前在一些豆制品加工企業采訪,記者通常會看到烏黑發臭的廢水,會聞到刺鼻的惡臭。作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碗碗香豆業的年加工大豆能力達到了4000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等廢棄物日積月累應當會很多,但這些廢水、廢渣哪里去了呢?為什么生產廠區及周邊的環境還會如此清新自然呢?
面對記者的疑問,碗碗香豆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完顏永安向記者道出了答案:“2008年,我們廠實施了節能改造工程,建設了沼氣池存儲罐、沼渣池、沼液池和發酵池,現在豆制品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進入沼氣池進行厭氧處理,產生的沼氣用作燃料,既節約了生產用煤,又保護了環境,達到了資源綜合利用的目的。同時,沼液還為周邊群眾的農業生產提供了大量的高效有機肥料,可謂一舉三得。”
在鍋爐車間,記者看到沼氣正通過管道為燃氣鍋爐源源不斷地提供著燃料。
完顏永安告訴記者說:“這幾年我們粗略算了一筆賬,沼氣利用每年大約可為我們企業節約20%左右的燃煤,年節約資金在30萬元左右。”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于生產能力較大,廢棄物單靠沼氣還不能完全處理掉,碗碗香豆業又于2009年在淮南豆制品生產企業中率先建設了污水處理系統,目前,該廠的廢水經過無害化處理,達到了國家污水排放標準。
市農委科教科科長李傳志說:“豆制品加工過程中產生的豆腐渣、漿水如不經過合理的處理,就會污染周圍環境和地表水體,甚至會污染到地下水,因此廢棄物處理一直是制約我們豆制品生產企業做大做強的一大瓶頸。發展沼氣,符合國家的環保政策、產業政策,具有較強的資源綜合利用價值,對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加快經濟發展起著巨大作用。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企業能夠像碗碗香豆業一樣,發展沼氣,節能減排。”
“"十二五"期間,公司還將新建沼氣池1000立方米,我們始終把科技作為企業發展的支撐,不斷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不斷利用新技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能力,力爭在兩三年時間內將公司年產值突破億元大關。”完顏永安對記者說。
來源:淮南報業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