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至28日,南非第二屆碳捕集和封存(CCS)技術周在伽拉格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南非能源部、科研單位、非政府組織、企業和國際機構的200多名代表就CCS國際發展趨勢、CCS在南非的應用和發展規劃、CCS技術進展、CCS法律環境建設、資金支持、普及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等進行了討論。
全球CCS研究所的馬克·博納博士介紹,CCS是指將二氧化碳從工業過程或相關能源消耗的源頭分離出來,輸送、壓縮并封存在某一地質構造特殊的地點(如油田、海洋、巖石層等之下),并且長久與大氣隔絕的一個過程。如果全球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要比1990年減少50%,必須綜合采取多種方法。國際能源署預測,其中五分之一的減排量可以通過CCS來實現。目前,全球有14個已經運行或正在建設中的大型CCS項目,其中13個在經合組織國家。預計到2020年,全球要建成100個CCS項目,經合組織和非經合組織國家各占一半;到2050年,全球需要建成3400個CCS項目,封存二氧化碳的能力達到每年90億噸,其中65%在非經合組織國家。
南非CCS中心主任托尼·薩睿智博士在會議致詞中表示,南非對化石能源的依賴非常嚴重,電力供應的92%來自煤炭發電,液體燃料的30%來自煤炭液化(俗稱“煤變油”)。南非目前位列世界前20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人均排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南非政府承諾到2020年使南非溫室氣體排放比“商業照常(BAU)”下降34%,到2025年下降42%。南非政府認為CCS是可以有效減少排放的技術措施之一,能源部于2009年成立了南非CCS中心,并制定了南非CCS五階段發展路線圖,即:CCS潛力評估、碳封存地理圖冊編制、萬噸級注入試驗、十萬噸級項目示范、百萬噸級商業化運營。其中,碳封存地圖的編制已于2010年10月完成,根據初步研究結果,南非封存二氧化碳的潛力為1500億噸,其中98%在近海區域,2%在內陸地區。薩睿智表示,注入試驗將在2016年前完成,2020年開始項目示范,2025年實現每年封存百萬噸以上二氧化碳的大型項目商業化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