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今日不宜開會 |
2011-4-28 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 |
來源:FT中文網
星期一確實是我們常說的“黑色星期一”。雙休之后,人體的生物鐘往往還沒有調節過來,沒有在24小時結束后,自動歸零,而不知不覺地延續到“第25小時”。因此,星期一是員工請假的高峰日,星期一得心臟病的幾率比平時高33%。看來星期一不是埋頭做事的好時候,這時候最好分派任務、規劃、設定目標。由于星期一大家心情都不好,不要在這時候去處理矛盾。總而言之,星期一的時候大家都要悠著點,不能太冒進
趙樹理小說《小二黑結婚》里有句這樣的話:“初四那天大家都搶著種地,二諸葛看了看歷書,又掐指算了一下說:‘今日不宜栽種。’”同樣,星期一那天我們幾個部門都想用一會議室開會,我看了看歷書,也掐指算了一下說:“今日不宜開會。”和二諸葛不同的是,我能拿出一份研究報告來。
加拿大心理學家、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教授德比•莫斯考維茨(Debbie Moskowitz)在她的一項研究中,為我們畫出了一幅一周工作節律圖。根據她的研究,人們在一周之內從事不同任務,其效率會有很大不同。電影《朝九晚五》(Office Space)中,三個白領員工一到星期一就發悶,需要到小館子喝咖啡才成。那里的侍者都這樣招呼: “又犯‘星期一綜合征’了?”而此影片中的另外一句經典臺詞是:“統計表明,星期五是‘炒人’的最佳時間,最省心。”
莫斯考維茨的研究使得這樣的零星觀察更為細化,也更有指導性。她認為一周的前半部,人們的精力旺盛,態度和行為比較激進,到了一周末尾,人的精力開始下降,卻也更易通融。
莫斯考維茨將她這份研究報告發給了我。在報告中,按照主導性、順從性、親和性、爭吵性幾個行為傾向,對人一周的行為規律進行了研究。從研究報告上看,人的順從性在星期四最高,而星期二則是主導性最高的時候。將這四方面屬性的起伏組合起來看,我們會得出一些十分有趣的結論:
星期一確實是我們常說的“黑色星期一”。雙休之后,人體的生物鐘往往還沒有調節過來,沒有在24小時結束后,自動歸零,而不知不覺地延續到“第25小時”。因此,星期一是員工請假的高峰日。
我的實際觀察確實也驗證了這個結論。星期一請假的人確實最多,制造請假借口的創意也最活躍。有人說他車胎軋了蝸牛,爆了;有人說他外婆死了;有的人讓外婆死了好幾次,每次都是活不過星期一。由于人手減少,星期一上班的員工壓力最大。
研究表示,星期一得心臟病的幾率比平時高33%。看來星期一不是埋頭做事的好時候,這時候最好分派任務、規劃、設定目標。由于星期一大家心情都不好,不要在這時候去處理矛盾。總而言之,星期一的時候大家都要悠著點,不能太冒進。
星期二工作效率最高,產出最大。星期二上午10點到中午這段時間,人頭腦最好使,不如將一些難啃的骨頭留待此時去啃。同樣有趣的是,星期二下午也是網上求職的高峰期,有家網上招聘公司發現,星期二下午是其公司網站流量最大的時候。
星期三是一周的轉折,此時大家精力還是很好,且思路活躍,最有創造性。莫斯考維茨指出,這一天是制定戰略、開展“頭腦風暴”的最佳時間,也是決策技能最能得到發揮的時候。有鑒于此,她建議這一天可安排會議。她還認為這一天財務人員效率最高。看來星期三跑去炒股不錯。
星期四基本上是“黎明前的黑暗”。這時候人們在一周開始時的雄心和精力均已下降,卻又對即將到來的周末充滿希望。星期四到了,星期六還會遠嗎?這時候人也變得比較通融。如果你要找老板請求加薪,最好選擇星期四,因為總體上說,星期四的時候人最好說話。那么同樣,這種時候去找客戶,客戶向你妥協也最有可能。
星期五的時候人們最容易冒險。莫斯考維茨發現,這一天參加其研究的人員喜歡進行高風險的投資。另外,熬到了星期五,人們總希望一周事一周清,一些一周內糾纏不清的事情,大家都喜歡這個時候來個了斷。星期五大家也需注意出行安全,這一天司機也更愿冒險,且有很多人趕時間參加星期五安排的工余活動。星期五是交通事故高發期,發生交通事故的幾率比平時多出13%。
收到報告后,我又對莫斯考維茨教授進行了電子郵件采訪,問她研究結果會不會有文化差異,比如對中國人是否適用。她說差異不是沒有可能,比如有些文化中,人的行為可能更多受制于其他因素,比如地位的變化、情境的變化。不過她接著強調,只要工作周期都是五天,那么她認為這些節奏就是大同小異。
在郵件中,她又補充說,機械地給一周每一天開出“宜”與“不宜”其實很困難。她說最為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意識到“人們的行為和情緒并不穩定,而是有起有伏,我們與他人交互的過程中,我們的行為存在節奏或曰周期”。如果留心,一個人總可以找到發揮最佳業績的規律。
事實上,中國是一個十分講究天時、地利、人和的古老國家。莫斯考維茨似乎是在無意中闖進了一個充滿奧秘的“魔衣櫥”,那里已經有很多中國先賢在等候了,只是他們沒去使用行為科學研究的方法而已。
莊子在《逍遙游》中描述了一種境界:“御六時之辯,以游無窮。”掌握了時間應用的規律,反而可以超越時間。
我在幾個美國城市都曾看到過《高效能經理人的七個習慣》作者柯維(Covey)的專賣店,店中有其時間規劃的小冊子。可惜它并未對不同時間段的潛力明確區分。時間不僅是量,也是質。時間與時間并不對等。時間就是金錢,被誤用的時間就是分幣,乃至假鈔。星期一上午寫建議書,效果和星期二上午寫一定不一樣。現在要做的,是發現自己到底什么時候發揮最佳。
套用一個流行的說法,或許也有一個2.0版的時間管理:你發現你一周的周期,應時而動,從而將效率發揮至極致。必要的時候,你也要了解同事、上司、下屬、客戶、供應商一周的節奏規律。所謂時機,不過是你找對了人、找好了時間、做了合適的事。
過去,這話說了等于沒說。現在,莫斯考維茨的研究總算給了我們一點實際的指引。
比如,星期四去找老板商談加薪吧,那時候他還好說話。不過別忘了,你的老板或許也發現了此規律,正磨刀霍霍,準備星期五裁人呢。
|
[發表/查看評論] |
①
|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 網(www.www.kk7885.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冷鏈物流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冷鏈物流網(www.www.kk7885.com)”。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 |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www.kk7885.com) ”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