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保理案例
經營日用紡織品的英國Tex UK公司主要從我國、土耳其、葡萄牙、西班牙和埃及進口有關商品。幾年前,當該公司首次從我國進口商品時,采用的是信用證結算方式。最初采用這種結算方式對初次合作的公司是有利的,但隨著進口量的增長,他們越來越感到這種方式的煩瑣與不靈活,而且必須向開證行提供足夠的抵押。為了繼續保持業務增長,該公司開始謀求至少60天的賒銷付款方式。雖然他們與我國出口商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但是考慮到這種方式下的收匯風險過大,因此我國供貨商沒有同意這一條件。之后,該公司轉向國內保理商Alex Lawrie公司尋求解決方案。英國的進口保理商為該公司核定了一定的信用額度,并通過中國銀行通知了我國出口商。通過雙保理制,進口商得到了賒銷的優惠付款條件,而出口商也得到了100%的風險保障以及發票金額80%的貿易融資。目前Tex UK公司已將保理業務推廣到了5家中國的供貨商以及土耳其的出口商。公司董事Jeremy Smith先生稱,雙保理業務為進口商提供了極好的無擔保遲期付款條件,使其擁有了額外的銀行工具,幫助其擴大了從中國的進口量,而中國的供貨商對此也應十分高興。
雖然出口商會將保理費用加入到進口貨價中,但Jeremy Smith先生認為對進口商而言,從某種角度看也有它的好處。當進口商下定單時,交貨價格就已確定,他們不須負擔信用證手續費等其他附加費用。而對于出口商十分關心的保理業務中的合同糾紛問題,相對而言,雖然理論上說信用證方式可以保護出口商的利益,但實務中由于很難做到完全的單證一致、單單一致,因此出口商的收匯安全也受到挑戰。Jeremy Smith先生介紹,該公司在與中國供貨商合作的五年時間里僅有兩筆交易出現一些貨物質量方面的爭議,但問題都很快得到解決,且結果令雙方滿意。
日本輪胎制造商Shimano公司為了開拓北歐這一新市場,于1984年首次采用出口保理的結算方式。目前該公司已對許多國家的出口采用了此方式。據公司的一位發言人介紹,出口保理作為一種價廉高效的結算方式,幫助公司抓住了出口機遇,改善了公司的資金流動性,減少了壞帳,同時也節省了用于銷售分戶帳管理、資信調查、帳款回收等管理費用。該公司認識到,僅靠公司規模以及產品聲譽不足以應付跨國貿易中的各種問題,與日本出口保理商的合作以及FCI全球網絡提供的服務構成了公司成功開發海外市場的一個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