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臺灣自去年初開放大陸資金投資港口服務業后,事隔近兩年終于有突破,兩岸落實歷來大陸對臺的最大投資。內地三大港口巨頭包括招商局國際、中遠太平洋及中國海運旗下連手,入股臺灣高雄集裝箱高明碼頭30%,涉資1.35億美元(折合約10.5億港元)。
由本港上市公司招商局與中遠太平洋,以及中國海運旗下中海碼頭發展(香港)合組一間合資公司,昨日與臺灣的陽明海運簽署協議,合資公司以1.35億美元購入高明碼頭30%權益。
三方各占一成股權
招商局等三方將平均持有高明碼頭一成股權,其余為陽明海運持股60%、美國港口集團(PortsAmericanGroup)持10%。陽明海運為臺灣第二大貨柜運輸商,公司指上述交易已獲臺灣投資審議委員會通過。據悉,目前正等待國家發改委等門部審批,目前仍未有任何公布。
陽明海運指,今次出售碼頭股權的作價,與之前出股權售予美國港口集團的價相約,同為每股0.66美元。
助建兩岸港口網絡
今次是招商局、中遠太平洋等首次合組公司,招商局行政部總經理助理黃馨表示,集團希望透過今次與兩大港口企業合作,并借助其系內運輸船隊,建立兩岸港口航運的運輸網絡,產生協同作用。
陽明海運在2007年獲得高明碼頭特許經營權,項目為臺灣高雄港洲際貨柜中心第一期碼頭,總投資180億元新臺幣,共有4個10萬噸級泊位,碼頭總面積74.8萬平方米。項目分兩期發展,已建成的兩個泊位吞吐量140萬TEU,其余兩個泊位預計2014年投產,屆時總吞吐量將增至280萬TEU。 |